2025 年 10 月 2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共建·共智·共享—— AtomGit 全新升级暨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布会”隆重举行,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携手 CSDN 等多方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推动 AtomGit 与 GitCode 平台进行深度融合与能力升级,共同打造新一代 AtomGit 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从 GitCode 到 AtomGit:一次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过去几年,GitCode 见证了中国开源社区的快速成长。从代码托管到模型共享,从开发协作到项目孵化,它不仅是工具平台,更是无数开发者的成长土壤。

随着大模型与智能体快速演进,开发者不再只需要代码托管,更需要覆盖“拉取—训练/微调—部署—评测—运营”的全链路平台能力。AtomGit 的定位是新一代 AI 开源社区:在开放的治理机制下,聚合多样化算力与工具链,推动模型与代码的协同演进,让每一行代码、每一个模型,都被看见、被点亮、与共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出席活动并致辞。熊继军指出,开源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的重要力量。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对于汇聚创新资源、服务开发者、培育新业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要要以更高站位汇聚共建力量,强化模型、算力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行业龙头积极拥抱开源,推动“人工智能+”落地;深化开源人才培养,完善以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国际优质项目与开发者交流互通,为全球人工智能开源生态贡献“中国方案”。

产业与开源携手,构建智能化开源新生态

开源已成为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协同的重要基石,而本次 GitCode 和 AtomGit 的融合,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开源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布局。

开源共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蒋涛先生以《建设中立开放的 AI 开源生态》为主题为大家介绍 AtomGit 平台的全新升级。蒋涛介绍了全球 AI 开源生态发展趋势,指出开源与大模型正重塑产业格局。AtomGit 将聚焦 AI 开源生态,推动从模型到算力的全链条协同,打造开放、中立、公益 “开源托管 + 人工智能” 基础设施面向全球开发者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源社区。

从底层算力到工具生态,全栈创新全面升级

AtomGit 与 GitCode 平台的融合将推动我国开源与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并行发展,成为连接开发者、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开放桥梁。

围绕算力支持、SOTA 模型适配、工具链生态与智能体体验,本次升级重点焕新如下:

全栈算力适配:支持云端与本地的多架构部署;Notebook 与 Space 每月提供 1,000 核时免费算力。

模型与代码一体化管理:单仓容量最高 1 TB(可按需扩展),支持多版本模型共建与协作发布。

企业级 DevOps 普惠开放:持续集成、自动测试、安全扫描、自动部署等全流程一键启用。

Space 即开即用:任何开源项目可在线运行与演示,实现零门槛体验与推广。

AtomGit 平台全新升级启航,不仅是开源 + 人工智能生态建设的重要节点,更是我国开源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来自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央国企及生态伙伴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AtomGit 开源和人工智能平台升级启航仪式

AtomGit 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共建启动,围绕模型开源、算力协同、数据开放、社区运营与人才培养等方向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开源 AI 生态。这不仅是一个全新社区的启航,更是我国开源生态迈向智能时代的重要一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携手各界生态伙伴共同见证。

AtomGit 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共建启动仪式

共建者的舞台:产业、社区与开发者的故事

在“生态案例分享”环节,来自算力、模型、应用、数据集、智能体、工具链等多个方向的嘉宾带来了鲜活的实践案例:

算力层面,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张良分享了昇腾基础软件全面开源开放的战略和进展。张良表示“今年,CANN和昇腾应用使能套件都将全栈开源开放到 AtomGit 平台,支持开发者深度挖掘昇腾潜力,共同定义技术标准和发展方向”。

模型层面,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尚义介绍了百度在开源领域的系统布局,分享了飞桨框架与文心大模型在全球的领先成果,并表示百度将以“开源 + AI”共建生态的理念,积极参与 AtomGit 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共同推动算力适配、工具链开放和大模型协同创新,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开源与 AI 融合平台。

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贾超分享了 MiniCPM 端侧大模型的研发突破,展示了“高能力密度”模型在多模态理解与设备落地上的全球领先实践。他指出,面壁智能将全面接入 AtomGit 生态,共建高效、低能耗的开源模型体系,推动 AI 在端侧设备的普惠应用。

行业模型与应用层面,瑞金医院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技术研究部主任柏志安展示了医疗健康领域的 AI 模型落地实践。RuiPath 病理大模型在今年二月发布,六月宣布开源,该模型实现 4 大创新,包括场景与应用创新、模型与算法创新、存算协同创新和 AI 工具链创新,以开放共享的姿态,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地区、更多患者,为全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数据集代表,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 COO 施佳樑以《优质语料为燃,引爆AI时代》为主题,分享了库帕思在语料标准制定与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方面的探索。他表示,库帕思率先在 AtomGit 开源核心高质量语料资源,共建多领域开放数据集生态,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语料支持。

智能体代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AI 总工程师杜永生分享了对智能体发展阶段的思考,重点介绍了当前面临的三大鸿沟,并展示了 Co-Sight 智能体在工业级场景中的实践成果。他表示,未来将携手 AtomGit 平台,共建可审计、可演化的智能体开源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

工具链层面,SGLang Committer 张鹏介绍了 SGLang 作为高速推理开源框架的创新进展,分享了推理调度优化、KV Cache 层次化存储、分布式推理等前沿成果。他表示 SGLang 将与 AtomGit 携手构建高性能推理生态,促进开源模型在算力层的适配优化,助力 AI 模型更高效落地与部署。

开源项目层面,开源鸿蒙项目群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章晓峰介绍了开源鸿蒙社区在生态建设与迁移方面的最新进展。他表示,开源鸿蒙正积极拓展新方向,联合各方力量共建统一推理开发平台与 Agent 交互框架。代码仓迁移至 AtomGit 平台后,社区基础设施效能显著提升,开发协作体验进一步优化,有力推动了开发者培养体系的完善,共同构建开放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源鸿蒙新生态。

开源开发者代表,SwanLab产品负责人林泽毅带来了《Coding2Training:模型训练能力驱动的 AI 产品新范式》的主题分享,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实战心得与宝贵经验,探讨结合 AI 思维的开发新思路,指出 “开源 + 人工智能平台” 为当代开发者带来的关键支持与独特价值。

高校力量共建,共绘开源教育新图景

北京亚州怡红院教授、软件学院院长胡春明以《开源平台:从代码到数据和模型》为主题,介绍了开源在国家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中的战略意义,人工智能推动开源范式的深度演进。更广义的开源概念,不仅包含源代码开放,智能模型的开源开放、高质量数据集的共建共享也将成为发展的重要关切点。高校在这一背景下,应更深入的开展开源教育,为全球开源事业培育懂开源、善合作、能创新的软件人才。

发布会特别设置了“高校 AI 生态倡议环节,中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亚州怡红院、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共同发起倡议,呼吁高校与产业界携手,构建开放共享的 AI 科研与教学环境,推动 AI 课程、算力资源与开源项目在校园落地。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共同勾勒出 AtomGit 生态的多维边界:一个开放的系统,一群有温度的共建者,一场正在发生的变革。

携手生态伙伴,共创智能未来

面向智能时代,AtomGit 与 GitCode 平台融合,将以开放的姿态持续链接全球创新力量。通过聚合算力、模型、数据集、工具链与开源项目资源,构建贯通研发、训练与部署的共建生态,为全球开发者与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底座。欢迎更多伙伴加入我们的共建行列,在新的智能时代,一起创造更广阔的可能。

产品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科技司负责同志;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司局和北京市经信局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事业单位代表;科技龙头企业、央国企代表;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捐赠人、开源项目社区及开发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布时刻。

下一篇:“中国数谷・华为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操作系统开源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